“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,在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取得全球第一,汽车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。”7月30日,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六次理事(扩大)会议上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做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分析》专题报告。他表示,“中国正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。”
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
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24.8万辆和1323.9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9.3%和9.8%。陈士华对此评价道,今年上半年,汽车产销总体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。
陈士华表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汽车行业运行呈现的几个特点值得关注:
一是乘用车新车消费仍集中在一、二线城市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乘用车新车消费一、二线城市零售量份额同比继续上升。“终端消费虽逐步回暖,但主要集中在一、二线城市,说明低收入人群受影响更大。”陈士华表示。
二是商用车市场仍面临压力。陈士华解释道,房地产行业低迷、基建投资乏力、运价保持低位等因素影响了我国商用车市场恢复进度。
三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。首先,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,保持快速增长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78.8万辆和374.7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2.4%和44.1%。
其次,新能源汽车发展区域差异较大,在一、二线城市,性能优越、较大车型更受欢迎;较小车型、续航里程相对更短的新能源汽车在三线以下城市更为普遍,成为增量的主要区域。
最后,新能源汽车出口高速增长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3.4万辆,同比增长1.6倍。陈士华特别提醒道,出海运力紧张、目的国外汇紧张、欧盟反倾销动向、二手车出口影响等值得关注。
“今年初以来的‘降价潮’对汽车价格体系的影响已形成趋势,新车降价竞争将成为新常态。”陈士华认为,我国汽车行业已进入“战国时代”,降价竞争在所难免。
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向增长期转变
“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。顶层设计日趋完善,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陈士华表示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由导入期向增长期转变。
他分阶段进行了介绍:2009年—2015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导入期,补贴政策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无到有、快速发展。2016年开始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导入期向成长期转变,市场从政策驱动向政策驱动+市场驱动转变。2013年—2020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.8万辆增至136.7万辆,年均增长率达到107.6%。2022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达到64%。2023年上半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75万辆,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8.3%。
陈士华介绍,在转入增长期的过程中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:一是续航里程400千米以上的乘用车占比超过70%;二是动力电池技术指标持续提升,产业竞争力全球领先;三是电机、电控等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;四是充电设施逐步完善,公共领域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;五是网联化、智能化技术取得融合突破,产品持续创新;六是汽车产业链价值逐渐向软件生态服务倾斜。
针对动力电池技术发展,陈士华特别介绍,我国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/公斤,处于国际领先水平,成本较10年前下降80%。同时,电池快速充电技术不断进步,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便利性,缓解了充电难造成的“里程焦虑”。
“当前,汽车芯片市场发展空间巨大。”陈士华表示,电动化、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新排放标准实施拉动了芯片需求成倍增长,芯片企业要抢抓机遇。同时,要引导国外企业加强在华投资研发及生产能力,带动产业发展。
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
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,陈士华提出以下建议:
一是推动低碳出行,持续优化政策支持体系。陈士华表示,首先,要在政策层面上持续发挥作用,加速企业技术研发、产能布局,研究汽车税费体系。其次,要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,推动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。最后,要提供便利性政策支持,破除制约汽车购买使用的障碍,释放汽车消费潜力。
二是加强自主创新,突破核心技术。陈士华提出,首先,要坚持创新驱动,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;加强核心技术的前瞻性布局,加快新型电池技术研发;建立联合攻关机制,推动车载操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。其次,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重点突破高安全、高倍率、高比能、轻量化、低成本、长寿命的动力电池技术。同时,还要提高产品轻量化水平,持续降低新能源汽车电耗水平。
三是推动智能化、网联化、电动化协同发展。陈士华表示,要以数据为纽带,打通能源网、交通网、服务网、车联网等跨领域深度融合发展,实现“车能融合”“车路协同”“车网互联”,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。
四是突破充电技术,创新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。陈士华认为,首先,要协同推进新型商业模式发展,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、相邻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。其次,要满足用户充电安全、便利需求,确保可靠、快速、高功率。同时,还要探索智能化充电设备及商业模式,提升用户充电体验感。
五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回收再利用快速健康发展。陈士华从两个方面提出建议:从行业层面来看,要建立良性回收利用体系,加快制定行业团体标准,普及公共环保理念。从企业层面来看,要加强产业链协作,创新商业模式,推进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落地,开展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效益评估,积极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场景和潜在市场,拓展电池回收利用渠道。
六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。“随着电力清洁化发展,新能源汽车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大幅降低,制造阶段的材料周期碳排放占比提升。”陈士华提出,因此,要通过动力电池、驱动电机、零部件及其他材料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过程的低碳化,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。“要通过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低碳化、材料供应低碳化、生产过程低碳化、交通出行低碳化,推动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碳中和。”他表示。
七是加强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。陈士华建议,要制定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,确定海外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国家,制定合适的出口模式,推动自主品牌在目的国发展。同时,要支持国有车企搭建体系化的能力,搭建自己的金融、物流、信息收集等综合体系;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助力当地发展,不断扩大海外影响力。
陈士华还建议,可以与政府驻外机构配合,了解各区域政策法规体系,收集当地数据,开展市场分析,进行风险分析和预警;加强国际认证合作,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;推进海外产业园建设,选择重点国家和地区布局汽车产业园;在重点国家和市场建立营销网络,开展自主品牌汽车的集中宣传。
来源:中国冶金报社